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发布时间: 2022-01-14 作者:银川租车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交通排放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0%。国务院发布的《至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模式。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不断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交通排放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0%。国务院发布的《至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模式。

改善绿色交通基础条件,优化交通结构,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装备,倡导绿色出行...近年来,交通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做出了有力贡献。

绿色交通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

G6-包茂高速桂林至阳朔段犹如一条长龙,沿途串起中国南方的美景。“2020年初,贵阳段路面大修工程完工,不仅改变了路面的旧貌,还让施工过程变得非常绿色。”招商局桂林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王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本次道路大修与传统的重铺方案相比,节约沥青混合料11万吨,节约标煤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碳排放。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几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废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和多元化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十三五”末,国省干线公路废弃路面材料回收率达到98%,再生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指导下,很多地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从线路位置选择、取土弃土方案、排水防护、桥隧结构选择、互通布置、服务设施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集中节约和利用资源。

不仅仅是公路建设。近年来,中国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

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设备。近年来,城市公交、出租车、货运配送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应用领域,使用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城市公交车的比例超过66%。液化天然气(LNG)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也在积极推进,已有20座LNG内河船舶加气站。

推进绿色航道建设。生态护岸、生态护滩、人工鱼礁等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长江等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形成了荆江生态航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等一批绿色航道工程。

推动靠泊船舶使用岸电。截至2020年底,全国港口和水上服务区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泊位约7500个,其中长江经济带已建成泊位4700多个。长江游船、大型客运码头、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基本实现岸电全覆盖、全使用。

推广电子收费的应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ETC车道32465条,ETC用户达2.25亿。据初步计算,2020年累计节约车辆燃油约18.71万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约1482.16吨。

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过去,在港口和码头,大卡车常常排着长队。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大宗商品‘公转铁’和‘散改收’,不仅使口岸收配更加有序,还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军说。

近年来,我国港口“转铁”“转水”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环渤海、长三角等17个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疏港已全部实现铁路水运。沿海主要港口铁路、水运、带式输送机矿石清淤比例达到61.3%,比2017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

港口的“转铁”“转水”是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2018年,中国启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入实施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升级水运体系等六大行动,重点推进大宗货物运输“转铁”“转水”,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铁路货运量比重不断提高。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45.52亿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7%提高到9.7%,铁路承担的大宗货运量将大幅提升。

水路货运量快速增长。具有水运能力大、单位运输成本低、能耗低、污染少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内河航道网,水路承担的散货运输量不断增加。2020年,水路货运量将达到76.16亿吨,超过《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

多式联运稳步发展。创新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空铁联运、河海联运等运输组织方式。2020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68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6%。

货运更清洁,客运更绿色。目前全国公交线路长度148万公里,公交专用道超过1.6万公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推广低碳运输引导绿色出行的设备

“交通运输部将以碳减排为抓手,尽快制定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文件,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推广低碳高效的运输设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租赁、物流配送、邮政快递车辆电气化进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公共区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得低于80%。加快沿海和内河船舶的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电力、混合动力和清洁能源在新船上的应用。

——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以low 碳排放为特色的绿色道路、绿色水道、绿色港口建设,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维修设备、材料和施工工艺应用,积极拓展绿色照明技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绿色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和材料。

——优化运输结构。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内河港口航道建设,加快形成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有机衔接的江海运输物流体系。全面加快姬叔港铁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铁路、水路、封闭带走廊、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沿海和内陆港口的散装货物。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引导绿色低碳出行。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因地制宜建设BRT、微循环等城市公交服务体系,有序发展共享交通,加强城市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体系建设,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加强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持续发布交通行业节能低碳关键技术推广目录。深入参与全球交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加强绿色交通国际交流合作。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银川租车的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