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释放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时间: 2022-01-11 作者:银川婚车租车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核心阅读

建筑领域是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超过66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突出贡献。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需要加快建筑节能和市政基础设施标准更新,提高节能降碳要求,释放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

节能减排,要聚焦重点产业。国务院此前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和市政基础设施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

中国的总建筑规模很大。目前建筑领域在提高节能标准方面有何进展?接下来我们应该关注什么?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

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增长。

五颜六色的铝合金格栅斜交叉,在夜晚光影的作用下,看起来像是飘落的雪花...北京冬奥会冰球训练场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不仅拥有超高的“颜值”,还实现了超低能耗。“场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与常规制冷剂相比,可提高效率40%。制冰余热回收后,还可用于热水供应等。不仅如此,安装在屋顶的600千瓦光伏板每年可提供约70万千瓦时的电力。”中建一局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项目经理冯说。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稳步提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与定额司司长田介绍,自1986年颁布..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步走”,即以20世纪80年代初普通住宅建筑采暖能耗为基础,建筑能效比逐步达到30%、50%和65%。30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住宅建筑(五大气候区)、公共建筑、农村建筑和节能产品的节能标准和规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据测算,到2019年底,我国新建和节能建筑每年可实现节能能力近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亿吨,有效减缓建筑能耗总量增速。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77%,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累计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市民用建筑面积的63%以上。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建筑节能显著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将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碳达峰 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有助于节能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各个领域更加有效。”田对说道。

建筑节能减排面临一定挑战。

据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建筑为主要依托提供服务场所的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将大幅提升。未来建筑领域也将释放出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挑战和压力不小。

比如建设成本不断上涨,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提高节能标准意味着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加厚保温材料等。,这会增加成本。此外,我国既有住宅存量较大,节能改造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田敏表示,目前,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方面仍发挥主要作用,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综合能效服务等市场化推进机制仍需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也在探索中。

同时,技术研究仍需继续。“比如用于建筑节能改造的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已经达到15厘米到18厘米。如果节能标准进一步提高,墙穿的‘棉袄’可能会更厚。因此,绝缘层脱落和易燃的风险也会增加。今后要积极开发保温效果相同但更薄、防火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外保温材料。”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高效节能门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等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接缝处防水技术等。,都需要更强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效。

此外,建筑节能的提升还面临一些瓶颈:社会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城乡“大建设、大消费、大排放”的粗放建设模式亟待转变;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在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需要改进适应农村特点的政策、标准、技术和系统。《行动计划》提到,要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要求。

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40个钢结构构件、197个屋面单元板、170个光伏幕墙单元仅用了7个昼夜,将建筑面积1063平方米的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心的墙体像“积木”一样组装起来。

与传统的现浇法相比,装配式施工不仅速度快,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排放,减少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数据显示,2020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工装配式建筑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约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5%。

除了在施工现场推广新的施工方法,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我们还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建筑领域的节能降碳?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城市集团化发展,科学确定建设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进一步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在提高建筑能效标准方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专业工程师许巍建议,加快“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建设,建筑能效逐步向能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迈进。

此外,还要加快建筑能源结构的优化。比如,深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寒冷地区清洁取暖,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等。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和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如今,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建筑节能的政策:河北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性能门窗、特种材料等超低能耗建筑部品、构件的生产厂家给予优惠;黑龙江提出在土地供应、行业管理、税费等方面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并指导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广东对绿色建筑的建设、购买和运营或既有民用建筑的绿色改造,出台了财政支持、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进一步压实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责任,完善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银川婚车租车的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