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神器”到“覆盖方便面神器”,Kindle在中国市场的人气已经不如从前。
电子书如何面对市场挑战?
阅读提示
国产品牌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有限的市场份额,但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有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品牌要在内容和品牌建设上“补课”,有了内容,客户粘性才能不断增加;有了品牌力,面对终端渠道就有了议价能力。
1月4日,有网友爆料国内官方Kindle店产品大面积缺货,官方天猫Kindle店不复存在。一时间,“Kindle或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在电子书粉丝中掀起了上千波,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在很多人心目中,Kindle几乎就是电子书 reader的代名词。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异常缺货,关闭了线上直营渠道。据悉,去年Kindle硬件团队被裁撤,Kindle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如从前。这也为国产电子书 reader的崛起铺平了道路,争霸的好戏开始了。
Kindle不再热门。
2007年,亚马逊推出了..款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迅速掀起了波澜。电子书与实体书相比,携带、购买、存储方便,不需要打印,成本相对较低。据相关统计,kindle目前占据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60%以上,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2013年,Kindle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一度红极一时,被视为读书学习必不可少的神器。2016年底,中国成为亚马逊全球.大的Kindle设备销售市场。亚马逊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Kindle 电子书 reader在中国的图书销量已达百万册,Kindle China 电子书 store的图书总量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电子书市场遇到了增长瓶颈。图书价格上涨,价格优势缩小;阅读体验差;分流盗版客户、影响正常收入等问题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手机阅读全面接管电子阅读市场,游戏、短视频、听书软件等更快节奏的视听方式分流读者,消费者似乎找到了更便捷的替代方式。
Kindle不仅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自身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产品设计也受到了很多用户的诟病:系统过于封闭、刷新率低、格式单一、传输困难、资源不丰富。此外,国产汉王、汉林、掌机阅读器等产品的崛起也抢占了Kindle的不少市场份额。
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Kindle在国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逐渐消退。Kindle在二手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居高不下,甚至被消费者称为“方便面神器”。
尽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但亚马逊回应称,仍致力于服务中国消费者。Kindle 电子书 reader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部分机型在中国市场已经售罄。然而,Kindle在市场上的弱势表现是肉眼可见的。从“阅读神器”到“覆盖方便面神器”,Kindle似乎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中国制造电子书挑战
虽然kindle一直在中国电子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厂商总是试图挑战kindle。
2010年,汉王科技率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电子书阅读器,当年出货量达到100多万台。随后,包括方正、爱国者、纽曼、翰林、石闻等硬件厂商在内的数十家企业集体涌入电子书市场。近年来,当当、掌阅、文读、JD.COM、小米、讯飞等互联网巨头。加入战斗,结合内容生态推出自己的读者。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2800多家电子书相关企业,约69%的相关企业在5年内成立。2017年至2019年,新增企业超过500家。
从1000元以下的亲民币到5000元左右的专业币,国内读者不断涌现。国产品牌在高清墨水屏、打印级观感、强续航、大内存、冷暖色、UI设计等硬件条件上与Kindle并无不同。一些国产品牌推出了更强大的阅读器,可以兼顾电子书和办公软件等各种角色。
虽然没能撼动Kindle的江湖地位,但国产品牌的崛起一定程度上瓜分了有限的市场份额。Kindle的优势正在被一点点抹去。
在内容和品牌建设上补课。
根据智研咨询的预测,2020年中国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为237万台,2023年将增至275万台。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子书 reader的受欢迎程度相比其他电子产品相对较低,但也不容小觑。其触及的用户多为深度读者,极大地促进了“数字阅读”的收益。
这也是张越、JD.COM等互联网巨头进入电子书赛道的原因。《2020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4.94亿,同比增长5.56%。数字阅读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351.6亿,增长率为21.8%。
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来说,电子书更像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未来通过这个平台锁定读者的阅读消费习惯,会给内容生态带来很高的忠诚度和粘性,这是互联网巨头梦寐以求的。
与kindle类似,互联网入门巨头都采用“硬件+内容+服务”的闭环模式。比如阅读和手读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在内容端具有先发优势;当当、JD.COM等传统图书电商公司选择与数字图书厂商合作,形成“内容+硬件”的协同效应。
然而,国产品牌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由于缺乏市场空间,利润低,缺乏品牌推广和R&D动力,难以支撑国产品牌的持续投入。同时,上游硬件开发迭代慢,电子阅读器产品为耐用品,用户更换频率低,也制约了市场发展。
另外,国产品牌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Kindle,还有手机。手机比Kindle更便携,阅读应用经常发送电子书资源和无限阅读卡,吸引了电子阅读器的用户转换位置。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品牌要在内容和品牌建设上“补课”,有了内容,客户粘性才能不断增加;有品牌力就有用户支持,面对终端渠道就有议价能力。
(——文章来源于新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银川租车的小编删除)